學校本來是孩子安心成長的地方,
是他們第二個家;
但中途有的孩子脫離了軌道,
半途走開了。
究竟是什么力量推使孩子離開學校?
如何看待這個問題,
以及一直以來如何應對,
值得我們仔細研究與思索……
很多人都認為,輟學的孩子應該都是來自社經地位較低,或者是單親家庭。
這么說,似乎是“家庭因素”迫使孩子離開學校。但根據調查顯示,其他原因還有:不喜歡到學校上學、不喜歡讀書、功課跟不上、有壓力等。雖然這些情況不能充分反映問題的微末細節,卻也看出孩子對于學校的恐懼或疏離。
其實,學校、家庭甚至是整個教育體制與社會環境等,都是孩子所處環境的一部分,若這些因素不能緊密合作協調,那么從任何單一面向來看待中輟生問題,都只是瞎子摸象,因而提出的辦法或對策,也只是支離破碎的一種被動回應。
然而,遺憾的是,人們很難跳脫簡化地看問題,像“是與非”或者“好與壞”。中輟生總是被貼上“壞孩子”的標籤。即使我們能看出上百種輟學成因,卻無助于思考是不是有意願或能力,去關注並且照顧孩子最細微的情緒與感受……
資深輔導老師馮以量,接受《教育》專訪時細談中輟生課題,並且分享本身的青少年輔導經驗。
他指出,中輟生在逃學、逃家的灰暗迷霧中,或掙扎或沉淪,每個個案的背景與問題成因相當複雜且棘手。他們都不是壞孩子,而只是一群“受傷”的孩子,唯有愛和保護才是最好的引領。
馮以量:大家都受傷了 指責救不回中輟生
每個人的成長歷程或多或少都會遭遇困境,無論困境是來自學校、
家庭、社區,或整個政治、經濟、社會的環境,
來源有時是多面且繁複交錯的。但我們想要問的是:
孩子在面臨這些困境時,能怎樣做出回應?而我們又要怎么幫助孩子?
馮以量:“沒有壞的小孩,只有受傷的小孩;沒有壞的父母,只有受傷的父母。大家都受傷了,所以在解決問題時不要互相指責。”
父親離世的他,像失去陽光的向日葵……一頭憤怒紅髮的中輟生,似乎沒有翻身的機會……憂郁的孩子,在成長中找不到出口……發育中的他,被戲稱同性戀……這些,都是資深輔導老師馮以量過去所遇到的輔導個案,也是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會遇到的問題。
“以前還沒有接觸中輟生時,我就以為中輟生一定是來自破碎家庭,但后來發現不是這樣的。中輟生通常出現在兩種情況中,第一、家境很有錢;第二、不是父母的父母。”
有些家庭很有錢,但爸爸媽媽常常不在家,或是不得空理孩子,這些都是父母不像父母的家庭。在這些家庭長大的孩子沒有存在感,沒有稱贊也沒有責罵,他們一直就像遊魂似的。
另一方面,很多人曾以為中輟生是不聰明的孩子,這是錯誤的觀點。他們往往是因為不喜歡上課的方式,所以不願踏上正軌。
以量曾經遇過一個非常聰明和擁有領導天分的孩子,卻一直不能適存于周圍的環境,並且有行為上的偏差,所以被貼上“壞孩子”的標籤。幸好,在家長和他自己不斷的努力后,重新適應生活。當時的他15歲,卻要重讀中一課程,但一直沒有放棄的他,后來順利升上了大學!
“其實,這是我在輔導中輟生裡最成功的個案,事實上不是每個中輟生都能擺脫外在誘惑,重返學校。
“有些成績不好的中輟生,並不是行為上有問題,而是不能適應功課和學習環境。換個角度說,就是我們的社會沒有提供一個空間,給這群孩子展現才華,這比較可悲。”
以量認為,雖然很多中輟生出自后段班的孩子,但他們除了功課不好外,卻很聰明,細心留意,你會看到他畫畫和跳舞是多么得好,武術表現又多么出色,但這些都不是學校要求的技能。
他指出,新加坡某個單位曾經做過一個調查,發現百分之六十的中輟生到最后會吸毒。這些孩子對生命沒有熱誠、沒有動力,選擇放棄自己。不管是什么年齡,只要一個人放棄生命,黑暗一定會向他招手……
《已亮成長路:把愛帶回家》和《已亮輔導室:尋找光和愛》,是馮以量集合過去輔導經驗和個案所寫下的分享。在以量輔導過那么多中輟生的個案中,“走出來”的案例多嗎?他表示,自己沒有正式統計過,但印象中百分之四五十是有的。
“很多孩子不願意再回到學校的原因,是怕赶不上功課的進度,那是一個阻礙。其他原因,還有父母、老師、周圍環境因素等。”
當很多人說:沒有不是的孩子,只有不是的教育和父母;以量卻更喜歡另一句話:沒有壞小孩,只有受傷的小孩;沒有壞的父母,只有受傷的父母,大家都受傷了。
“現在的父母也難為,所以不要互相指責。如果有‘是’和‘不是’,或者當你指責某一個人的不是時,你就是在跟他對立。而你一旦和他對立后,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了。所以,我覺得沒有人不是,但大家都受傷了。”
哪個年齡最易成為中輟生?
馮以量從來沒期望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人,他認為一個人並不需要完美,只要實在的面對真實人生,有個更貼近自己生命的人生。青春期是小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,這時的情緒波動特別大,心理的不成熟往往最容易出錯。這段期間,中輟生產生在什么年齡?
“我所接觸的中輟生,各種年齡層都有,若說最常見,我覺得是中一年底到中二這個階段。
“為什么是這段時間發生呢?首先,我們先談教育,一開始學業就跟不上的孩子,在升上中二后就不想讀書了。若加上一些外來因素,像父母不諒解,或是朋友慫恿,膽子就越來越大,這些外來因素往往讓問題一觸即發。”
以量指出,現代孩子的叛逆期提早了,連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開始叛逆,叛逆不再是中學生的專利。
他認為,適當的叛逆是好事,條件是要以不傷害自己和家人為前提。
“陪伴中輟生時,我通常會要他們答應三件事:一、無論發生什么事,不傷害自己;二、不傷害別人;三、不做犯罪的事。其他像抽煙喝酒,我一般會睜一隻眼,閉一隻眼。
“我要他們答應,是因為這三件事做了之后,會是他和家人無法承擔的傷害。但其他抽煙、喝酒、浪費時間、逃課,這些事情做了,就需自己承擔后果,他還有承擔的能力,如果后悔還來得及。
“我們不能讓孩子沒有底線的叛逆,這三個就是我思考后的底線。”
以量表示,很少會看到十八九歲的中輟生,因為他們會覺得在這時候放棄學業很可惜,所以他們會堅持下去。在以量過去的輔導案子裡,有的孩子曾在十四五歲時,覺得放棄學業沒什么大不了,卻在長大后懂得上學的重要,更懂得自動自發呢!
給父母的話... 當個人性化父母
孩子的成長歷程或多或少都會遭遇困境,但最重要的是給予適度的愛和關懷,引導他們重新踏上光亮的人生路途。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每個孩子都需要不同的關愛,不同的對待方式。當孩子不聽話時,家長會問為什么,但他們可知道,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怎么做,會深深影響孩子?
以量說:“在對待孩子上,需要一種平衡的態度,就是一種剛剛好的狀況。若你平時不夠注意他,就開始多加注意;若平時過度關注,就試著不要關注那么多,父母最重要是先清楚本身是處在哪個階段。”
他指出,世上有很多種父母,一般上分為三種。第一種,是拼命給孩子關懷,希望孩子能夠回報。對于這種父母,以量希望他們學會放手,因為孩子已經足夠了,並不需要他們給得太多。父母可以放手讓他學習自主,學習長大。
第二種,就是一直給孩子負面的回應。這種父母需給孩子多一些尊重,多肯定他們,而不要一直責備或覺得他們不夠好。
第三種,就是不理會孩子的父母。這種父母不會關注也沒有懲罰孩子,以量希望他們注意孩子,甚至寧願他們懲罰孩子,總好過什么都不做,讓孩子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。
“孩子要得不多,往往只是一點肯定和贊美。比如:他的成績不好,但他懂得愛護弟弟妹妹,那就要針對這一點來贊美他,給他肯定,這就夠了。”
然而,很多父母會說:為什么要贊美?以前,我們都是在責罵聲中長大,我們也可以長大成人,為什么現在的孩子不行?
以量提醒,以前和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。以前陪伴孩子長大的是父母和眾多親朋戚友,他們有很多空間和其他人接觸,更多學習的榜樣。但越來越城市化的現代,平時接觸家人的機會越來越少,接觸空間也相對減少,所以以前的方法不能使用在不同的環境和情況下。
“一旦環境改變了,我們的整個學習、教法就要跟著改變。當然,不是說全部要改變,有些好的價值還是要堅持,比如:孝順。若要責罵孩子,你也要從中給他一些肯定的話,加一些正面的東西。
“適度的責罵是好的,給孩子一些挫敗感和受傷感,他才懂得怎么跟你對抗,在對抗的時候就懂得如何學習成長。”
他舉例:若雙手一直提著兩個空桶,到最后手臂還是軟綿綿;相反的若是提著有重量的桶,一段日子后手臂就會練就肌肉。同樣的,一直和父母拉扯的孩子會很快成熟,因為他們在拉扯時學著成長。
他補充說:“其實父母難為,他們也是有壓力的,我們不要求父母完美,只要求父母人性化一些。就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當‘父母’,同時在了解自己只是一個人后,要了解孩子也只是一個人,不要要求過甚。”
家的功能... 保護孩子的堡壘
從古到今,社會問題從不間斷,而且隨著時代的演變和科技發達,這些問題越來越光怪陸離、無奇不有。難道沒有辦法竭止這些社會問題發生嗎?
“我們從來都不能要求社會為我們改變什么,只能要求自己的家擁有保護功能。社會變化太快,而你只能掌控和孩子的關係,若和孩子關係密切,無論他做什么事都會先告訴你,做決定時也會詢問你。
“保護孩子最好的方法,就是讓孩子相信你,無論你說什么,他都會聽、會思考。
“如果孩子沒有歸屬感,他就會到外面尋找溫暖。他跟你說自己的事你又不聽,下次你想聽時他已經不想說了,時機過去后,他對你已經沒有信心了。”
以量指出,一個做錯事的孩子在回家時,往往希望得到父母的諒解,而不是否定。所以,父母最好能夠給予包容和理解,若不能兩者兼顧,至少也要做到其中一樣,那就很好了。
給予孩子們的話,以量的答案也和給父母的答案一樣,就是要回到一個平衡點。比如憤怒太多的孩子,希望他們不要這么憤怒,他會教他們找一個出路,告訴他們要怎么表達自己。
至于從來不敢憤怒的孩子,他會要求他們勇于憤怒和學習要求;而常常哭泣的孩子,他就要他們嘗試不要掉淚,試著用其他方式來解決;對于不哭的孩子,他會要求他們哭一會……換句話說,對于這些孩子他沒有標準的答案,因為最終還是要求孩子回到人性的地方。
“我從來沒期望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人,卻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人性的人;就是在傷心的時候傷心,生氣的時候生氣,會憐憫別人、關愛別人,也需要照顧別人,該爭取也要爭取。
“我希望孩子能成長為一個‘人’,有人性的人。只要做回一個人就好了。”
馮以量‧小檔案
‧馬來西亞工藝大學化學工程系榮譽學士學位
‧南澳大學社會科學(輔導)碩士學位
‧曾在新加坡善友輔導中心從事家庭輔導和青少年工作
‧目前在新加坡雅西西慈懷病院任職醫療社工,提供輔導、培訓、工作坊以及演講
‧著作:《已亮的天空:走出家庭創傷的故事》、《已亮成長路:把愛帶回家》、 《已亮輔導室:尋找光和愛》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欢迎发表意见!